晉文化典故

言猶在耳
作者: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0-11-04    瀏覽:

  [典源]  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: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……頓首于宣子(趙盾)曰:“先君奉此子也而屬(囑)諸子,曰:‘此子也才’吾受子之賜;不才,吾唯子之怨。今君雖終,言猶在耳,而棄之,若何?”

 ?。鄣淞x]  “言猶在耳”,是由晉襄公夫人穆嬴、相國趙盾之間引發(fā)的。后人遂用“言猶在耳”或“猶言在耳”,譴責背信棄義、不守信用的人;或形容對人家講的話明明還記得清清楚楚,卻像忘得一干二凈似的;或提醒或勸告他人不要忘記別人的囑托和說過的話。

 ?。鄣鋵崳? 公元前620年,周襄王三十二年,晉襄公患了大病,臨終前把公子夷皋托付給相國趙盾和眾大臣。襄公說:“孤將不久離開人世,孤把公子夷皋交給大家,他若勤奮好學,你們就扶立他為國君;他如若貪玩不才,亦可另立他人!”這話剛一說完,襄公就駕崩了。趙盾同眾大夫商量。有的說就按先王的遺囑辦,有的說不妥。認為不妥的理由是:晉國與秦國剛打過仗,而且是晉敗秦勝,在這個時候,立一個幾歲的孩子為國君,恐怕會招來內(nèi)亂和外患。趙盾支持后一種意見。他說:“從前先君文公去世的時候,還沒有安葬,秦國就打過來了。幸虧新君有能耐,才轉(zhuǎn)危為安,渡過了難關(guān)?,F(xiàn)在晉國比那個時候還困難。先君襄公剛剛駕崩,股肱之臣又死了幾位,公子夷皋僅只有七歲,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,你們說這個時候能立夷皋為國君嗎?”大伙說:“不能!”趙盾又接過話頭說:“我想也不能。為了晉國安全,為了繼承先君的霸業(yè),不如立先君的兄弟公子雍為國君。公子雍現(xiàn)在秦國,同秦君的關(guān)系又處得挺好,要是把他請回來主持朝政,一可以穩(wěn)定國內(nèi),二可以同秦國恢復(fù)舊好,結(jié)成睦鄰。權(quán)衡利弊,我看就這么定吧!”狐射姑說:“我既不贊成立公子夷皋,我也不贊成把公子雍從秦國請回來,原因是秦國同咱們新近結(jié)仇,我們何必要派人到仇人門上去請呢?我想不如到陳國去把公子樂請回來繼承大業(yè)為好!”趙盾說:“陳是小國,距咱們這兒又遠。而秦國同咱們是近鄰,又是一個大國,同大國修好關(guān)系,要比交好小國強得多,我看還是立公子雍為好。”大臣們一致同意趙盾的說法,支持趙盾立公子雍為晉君。于是,晉國就派大夫先蔑和士會到秦國去,一面向秦康公報喪,一靣又去見公子雍,請他回國。對此,狐射姑不服,便背著眾大臣,偷偷派人到陳國去請公子樂。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趙盾。趙盾囑咐他的心腹公孫杵臼在半道上殺死了公子樂。狐射姑聽說公子樂被人殺了,心里害怕便逃出晉國避難去了。

  趙盾同大臣們要立公子雍為晉君的消息,傳到襄公夫人穆嬴的耳朵里,穆嬴立即帶上公子夷皋找上朝堂,哭泣著同眾大臣論理。穆嬴說一陣,哭一陣。穆嬴說:“夷皋是先君的親骨肉,先君在世時早就立為太子。先君臨終時,又托囑你們立他為國君。你們怎么能甩了先君親骨肉,去立別人呢?夷皋他犯了什么罪,有什么過錯呀?”眾大臣被問得瞠目結(jié)舌。穆嬴見大伙不說話,又哭著說:“他一沒罪,二沒過,那為什么平白無故地就把他廢了呢?”就這樣鬧得眾大臣沒了主意,也只好下朝了。退朝后,穆嬴又拉著夷皋,追到趙盾家里。他哭鬧著問趙盾:“先君何罪,其嗣亦何罪?舍嫡嗣不立,而外求君,為了什么?”趙盾無語,穆嬴又哭泣著說:“先君把夷皋托付于你,又囑告于眾大臣,今先君雖終,尸骨未寒,言猶在耳,難道你就忘了先君的囑咐嗎?如不然,你就把我母子二人殺了算了。”趙盾雖有能力駕馭眾大夫,卻沒有辦法對待穆嬴,只得同眾大臣擁立夷皋做了國君,這就是晉靈公。

  晉靈公即位大典剛剛辦完,秦康公派大將白乙丙帶領(lǐng)著大隊人馬,護駕晉公子雍過了黃河,來到了今山西臨猗縣的令狐。先蔑和士會來見趙盾。趙盾為保住靈公的君位,翻臉不認人,立即發(fā)兵打退了秦國的兵馬,同時也逼走了先蔑和士會。

上一篇:鉏麑觸槐
下一篇:趙盾弒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