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韓厥曰:“……且懼奔辟而忝兩君,臣辱戎士,敢告不敏,攝官承乏。”
?。鄣淞x] “以承空乏”是由“敢告不敏,攝官承乏”演繹而來的。其原意是春秋時晉將韓厥對齊頃公說:“小臣忝列戎行,愿能加入賢君臣僚之中,以承空乏。”后多用“以承空乏”謂所任職務(wù)一時無適當(dāng)人選,暫由自己來充數(shù)。這是舊時官吏常用的一句謙詞。
?。鄣鋵崳? 公元前589年,齊軍包圍了魯國的北部邊城龍邑。魯國向晉國求救,晉景公派軍隊去救援。韓厥任中軍司馬。在兩軍陣上,韓厥追上了齊頃公,他翻身下馬,一手握著馬韁繩,一手捧著酒杯玉璧,向齊頃公獻上說:“我主公晉侯派臣下為魯、衛(wèi)兩國援戰(zhàn),告誡我們‘不要讓軍隊進入齊國的土地。’臣下不幸,正好在軍隊里服役,不能逃避軍役。而且也害怕奔走逃避成為兩國國君的恥辱。臣下勉強充當(dāng)一名戰(zhàn)士,謹(jǐn)向君王報告我的無能,但由于人才缺乏,只好承當(dāng)這個官職罷了!”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對韓厥這段話是這樣記載的:“寡君使群臣為魯、衛(wèi)請曰:‘無令輿師陷入君地。’臣下不幸,屬當(dāng)戎行,無能逃隱。且懼奔辟忝兩君,臣辱戎士,敢告不敏,攝官承乏。”誰能料到這句“攝官承乏”,卻為后世留下了“以承空乏”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