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東閆村老君廟會
作者:楊浩有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23 瀏覽:
老君廟位于東閆村南門外一里處的老君山上。相傳殷商末年,太上老君助西周武王伐商滅紂后,騎著青牛,從河南朝歌城一路西行,這一年農(nóng)歷四月初八來到紫金山麓。他穿過東閆村后,見南山一帶山勢迭翠,藏風(fēng)聚氣,是一個參禪修道的圣地,便隱居山上,設(shè)壇傳道。那時,這一帶正流行瘟疫,百姓們面黃肌瘦,病體奄奄。這一天,人們見南山上紅光四射,祥云繚繞,知有神仙降臨,便涌上山頂。在山頂,人們看到一白須老翁,盤腿坐于蒲團(tuán)之上,手持拂塵,閉目誦經(jīng)。人們紛紛叩拜,求仙翁賜藥祛病。老君取出葫蘆,倒出金丹,讓人們服用,人們服后頓覺神清氣爽,疼痛盡消。隨后老君又為人們講解《道德經(jīng)》,鼓勵人們從消極中尋求解脫、煥發(fā)生機(jī)。人們聽后頓覺眼明心亮,渾身充滿生機(jī)?;丶液蠹で闈M懷,墾荒種地、飼養(yǎng)禽畜,很快從貧窮中掙脫出來,走上了富康之路。
老君在南山舍藥傳道的消息很快傳了開來,于是十鄉(xiāng)八村、千家萬戶,紛至沓來。人們從老君那里得到了祛病的仙丹,還學(xué)到了處世修身的道理,老君的名聲廣為流傳。
老君不僅給人們講明處世的道理,還教給人們勞動的本領(lǐng)。那時,紫金山上樹木繁茂,水流成渠,有“滿山長桑山不顯,沿河長竹水不見”的說法。老君教人們截桑做杈、綁竹為帚的本領(lǐng),從此人們便有了收拾麥草、掃地除塵的工具。
老君還教給人們冶鐵鑄造的技能。他讓人們參照他開爐煉丹的方法,采集礦石,化石取鐵,再冶鐵成汁,聚汁成形,從而鑄造出锨、镢、鋤、鐮、刀、斧,以及犁鏵、耙齒等用具,從此人們告別木石、換上鑄鐵,加快了生產(chǎn)進(jìn)度。
老君在南山傳道賜藥七七四十九天后返回兜率宮。人們感念老君恩德,以東閆村為首,聯(lián)絡(luò)周邊各村村民捐資出力,在山頂建起一座小廟,供奉老君神像,從此,這座原本叫作“鳥山”的頭就稱為“老君山”,山頂小廟稱作“老君廟”。老君廟延續(xù)千年,因香火旺盛,不斷翻修,至明代時擴(kuò)建成一座占地五六畝的大廟。大廟仍建于老君山頂,由山門、驛門、廟門、南戲臺、鐘鼓樓、東西廂房、北大殿和陪殿組成,房頂覆蓋彩色琉璃瓦,金碧輝煌,十分壯觀。北大殿正殿中塑有老君銅像,東、西陪殿有太乙真人和燃燈古道神像。
老君廟會是從大廟建成之日開始的,人們出于對老君的敬仰,把老君登山的每年農(nóng)歷四月初八定為主會日,連續(xù)朝拜七天。廟會以溢溝水灌溉的六村,即東閆、西閆、李野、下郇、東明德、西明德輪流主辦。逢會時,四鄉(xiāng)八村,萬人齊集,人人手捧供品,個個持香燃燭,共登老君山,朝拜老君像。還請來絳縣豫劇班、運城蒲劇班以及琴書、墜子、雜技等各類演藝班到會演出。同時,各村還要出動紅火節(jié)目,到會表演。東閆村的舞麒麟、撓抬鑼鼓隊;西閆村的高蹺、秧歌鑼鼓隊;李野村的旱船、跑驢鑼鼓隊;下郇村的腰鼓、二鬼摔跤鑼鼓隊;東明德的花棍、撓抬秧歌隊;西明德的大鼓車、舞獅紅火隊。這些表演緊隨村中抬供品和祭神隊伍后,從東閆村北門外,沿街敲打、扭舞,一直登上老君山頂,在山門內(nèi)、廟院中盡情表演,為祭拜老君神像的儀式增添光彩。祭拜完后,從老君廟返下,還要到老君坡下,東閆村南門外的場地上表演一番。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們,在山上朝拜完老君神像后,可盡情觀看演出,同時還可游覽老君山、溢溝水的優(yōu)美風(fēng)光。
因廟會人山人海,熱鬧非凡,于是吸引了大量的商戶齊集老君山下。有來自絳縣、垣曲、翼城、浮山、侯馬、聞喜的鄰縣客商,也有本縣各區(qū)、鄉(xiāng)的本地商販,他們運來貨物,搭棚設(shè)攤,從東閆村北門外、大街上,直到老君山坡下,到處擺滿貨物,形成了極為繁盛的商貿(mào)市場。
會上最多的貨物是木锨、桑杈、鐮刀、掃帚,雖然有麥?zhǔn)赵诩矗@些農(nóng)具最為需要的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當(dāng)年老君教會人們做杈、綁帚,人們能就地取材,贏得生財之道。這些貨物遍布廟會,交易繁榮,足以顯示人們對老君的思念之情。于是,東閆村四月八日老君廟會,便有了一個特殊的稱號“杈把掃帚會”。
老君山廟會一直延續(xù)到建國前后,到上世紀(jì)五、六十年代消失,2000年以后,在村民的強(qiáng)烈要求下,由北董鄉(xiāng)政府牽頭,組織附近村民,再度興辦廟會,廟會連續(xù)舉辦兩三年后,再度停滯。今天老君廟正在重建,老君廟會必將再次興辦,重圓當(dāng)?shù)卮迕袼寄罟艔R會之夙愿。
注:此文材料,主要由東閆村民楊朝珍、紀(jì)榮善、張金貴等先生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