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禮俗

三、建房
作者:楊浩有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22    瀏覽:
  兄弟們分家后,各自生兒育女,人口增多,住處緊缺,需要擴建新房。過去,建房是每個家庭中的頭等大事,被視為“創(chuàng)家立業(yè)”的重要標志。如果有人一輩子不建一次房,就會被認為是只會吃老先人的“剩飯”,沒有本事的“倒灶鬼”,受人恥笑。
  建房要先置地基,如果家里有老房屋、老牛院,那么清理后就可以動工。如果沒有就要從鄰居家中買,或者由村上調整、劃撥。有了地基趕快備料,買好磚瓦、木料,擇日動工。
  過去,在備料過程中,有一項活動是必須要做的,那就是脫坯,曲沃人叫做“打胡介”。“胡介”是把土裝入長一尺三寸、寬八寸、厚一寸多的長方形木制模具內,用石錘夯砸結實,然后摞起來晾干,代替磚來壘墻。“打胡介”是一項很費力的活,一個壯勞力,每天只能打三四百塊,蓋三間瓦房至少需要一萬塊。如果僅靠建房主人自己去打,那么就得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,而且晾干后還得全部拉回到建房工地,實在是費時費力,這就需要親友鄰居們來幫忙。那時村中的年輕人大都在家種地,而且都非常熱心友善,一家建房都會跑來相幫。幾十個年輕人,十幾盤“胡介”模子,三五天時間就會把一萬塊“胡介”打好、摞好。待到建房時,出動車子,搬的搬、卸的卸,很快就能全部運到跟前。用“胡介”來壘墻,使墻壁增厚,外邊再抹上一層草泥,里邊滿是空隙,能隔熱保溫,確實有冬溫夏涼的效果。雖然有堿蝕和不耐久的缺陷,但卻有省錢、快速的優(yōu)點,所以成為過去農村建房離不了的建筑材料。
  料備好,準備動工,這之前還有一件隆重的活動,那就是“破土”。在曲沃,過去凡搞基建,無論工程大小,那怕是壘豬圈、盤雞窩,或是壘墻壁、挖地窖都要先“破土”,這已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。因為土被視為萬物之本,由土地、太歲來主管,如有不敬,定會帶來禍患,所以要用“破土”這一儀式來敬獻土地和太歲神靈,以保平安。“破土”要先請風水先生看日期,確定破土時間,到時要蒸桃狀饅頭 5個,購買糕點、水果四盤、白酒一瓶,加上香、燭、黃表、爆竹等,在建房地基上置香案,擺供品,面向太歲方位(太歲神靈是移動的,按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離、坤、兌八個方位,每年居守一方),燒香、奠酒、祭表、磕頭、燃放鞭炮,然后在地基上剜幾銑土,表示已經動工。
  過去,農村的房屋大都是磚木結構,先用磚壘起一米來高的基墻,放上門窗后,再用土坯壘起四面墻壁,隨后要上梁、上檁。上梁是建房中的大喜事,一般家庭都要隆重的慶賀一番。主人要請風水先生擇好吉日良辰,如果時辰靠后,那么木工們會先將梁檁放好,在正中脊檁支柱下墊一木塞,到了良辰時去掉木塞,釘上釘子,使勁敲打一陣,表示上梁完成;如果時辰靠前,那么就會先將脊檁放好,讓主人燒香磕頭,燃放鞭炮,提前慶賀,其余沒完工的隨后再一一擺弄,表示是按吉時上的梁。
  上梁這天,房上要貼對聯,房脊正檁中央要裹塊紅布,紅布下用紅繩系上一把刷子(去掉籽粒的高粱穗)和一雙紅筷子,諧音為“快發(fā)”,紅布四角各釘一枚銅錢,有四季發(fā)財之意。梁頭上要用紅紙寫上“上梁大吉”四個大字。院子里要置香案、擺供品,主人要燒香磕頭、奠酒祭表、燃放鞭炮。這一天,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要來幫忙,并奉上禮品、禮金以示祝賀。主人要設筵招待,還要給工匠們發(fā)放糖果、點心、煙卷來犒賞,給工頭發(fā)放紅包。
上一篇:四、喬遷
下一篇:二、分居